詹敏杰
德国慕尼黑马普量子光学所
地点:唐仲英楼 A 213
时间:2018-01-11 15:30
利用超快激光在稀有气体中激发极紫外高次谐波是产生阿秒激光脉冲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研究原子中的电子动力学的有力工具,将该技术延伸到凝聚态体系中则有望提供一种全光手段探索晶体能带结构的方法。强激光场驱动电子在能带上以PHz的频率运动震荡,辐射出谐波光子。我们使用周期量级飞秒激光,首次在纳米融石英薄膜中激发了光子能量截止40 eV的极紫外辐射,研究了其与能带结构的紧密联系。在进一步的工作中,我们采用阿秒条纹相机技术进行诊断,获得了亚飞秒的脉冲宽度。通过时频特性分析与理论预测的比较,证实了该体系中产生光子的主要机制。
詹敏杰博士于2008年获得北京大学物理学士学位,201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超快光学博士学位,目前在德国慕尼黑马普量子光学所从事博后工作,所在小组为Prof. Krausz下属Dr. Goulielmakis 阿秒电子动力学课题组。主要研究领域为:固体中的超快电子动力学。利用超快激光激发固体高次谐波,对其进行时域和频域上的分析,从而获取固体能带结构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