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高垒
鲁汶大学 (KU Leuven), 比利时
地点:唐仲英楼 A 107
时间:2019-10-17 10:30
过饱和蒸汽成核、生成大尺寸团簇,并最终生长形成气溶胶粒子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现象,如云的形成、水蒸汽遇冷形成水滴和灰霾颗粒物的生成等。气相成核已有超过100年的研究历史,但人们在分子水平上对气相成核的认识与理解仍然匮乏。其中,经典成核理论(Classical Nucleation Theory, CNT)是研究气相成核过程的主要理论基础。但是,由于液滴模型假设的局限性,根据CNT理论预测得到的成核速率和临界核尺寸与实验得到的结果相差很大。究其原因,是因为目前尚缺少有效的实验技术和科学仪器在分子层次上直接对成核及随后的生长过程进行监测和研究。报告将介绍我们最近发展的基于脉冲式Laval恒温恒压分子束、真空紫外(VUV)单光子电离质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气相成核的实验新技术和新仪器。同时,将介绍我们利用此新技术并结合理论模拟在二氧化碳(CO2)成核与生长中的研究成果。
侯高垒博士2009年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同年免试保送至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博连读,期间曾在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联合培养15个月;于2014年7月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并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毕业生称号。随后加入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和比利时鲁汶大学(KU Leuven)等国际著名研究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侯高垒博士长期从事团簇光谱和动力学相关研究,并致力于开发和自主研制团簇研究实验新技术和科学仪器。研究内容涉及团簇物理、团簇化学、大气物理化学、催化反应机制、瞬态分子自由基、金属-配体化合物等。目前已在JACS、Angew. Chem.、PNAS、Chem. Sci.和J. Phys. Chem. Lett.等知名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超过50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20余篇。